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Mobile01????

Everything you need to enjoy a weekend yoga retreat in your own home!
From our sponsors
 

 

Mobile01????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直擊] 蘋果最強手機 iPhone 6、6 Plus發表會現場動手玩
9/9/2014 8:52:44 PM

蘋果這場iPhone 6的發表會之前,幾乎是每日好幾爆的不斷有消息流出,但所有問題都在今天揭曉,蘋果推出了4.7吋及5.5吋兩款新機,這部份是對了,只是型號大家沒猜對,最後是4.7吋的iPhone 6,以及5.5吋的iPhone 6 plus,而且有相當多令人讚賞的更新。

另外,今天發表會上另一個爆點,果然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智慧錶,而且今天終於正式發表名稱,不是iWach,而是Apple Watch。由於小編是從德國IFA那邊直接過來參加這場發表會的,對IFA那邊大家展出的各Android Wear智慧錶還記憶猶新,今天看完Apple Watch發表的內容後,有種刷新思維的感覺,你不得不佩服蘋果組成的這個團隊,不管試做手錶、做智慧功能、做健身功能..,都讓人覺得是全面思考的,是在創造一個新產品,完全跳脫手機配件的思維,當下覺得Android Wear陣營得要再努力加把勁跟創新了。

另一個也很讓人感到驚奇的是Apple Pay,行動支付服務,這項服務美國多家主要的大型連鎖商店、VISA、Master、美國運通卡...等都已經加入這項服務,所以可以預期這項服務在10月正式上路之後,將會很快普及(因為商店很多),真的可以落實到生活裡了,這一點,又讓人覺得,這件大家喊了這麼久但卻沒有很有效整合的事情,蘋果做到了。不過這項服務初期只在美國可以使用,台灣短期內應該用不到(想到手機信用卡也是弄半天還沒正式營運...@@)

這三項重點,相信有看今天發表會直播的,應該也大致知道功能及內容了,我這篇重點就放在會後的產品體驗上,發表會上提到的重點這裡就簡單整理,讓凌晨沒有follow的人先有個初步了解。

這次的發表會在30年前賈伯斯發表第一代麥金塔的Flint Center舉辦,Tim Cook在發表會一開始也提到這對蘋果來說是個有歷史意義的舞台。

關於iPhone 6跟6 plus,兩款都是有銀色、太空灰跟金色,先讓大家看一段iPhone 6 plus實機360度影片,可以先看看外觀,我故意選金色的喔,金屬的質感真的就是比較好,而且第一個感想是,實機比各流出照跟流出影片都要漂亮很多....別被流出照嚇到了XD




尺寸、Retinal HD Display螢幕、A8處理器

iPhone 6是放在開場後第一段就發表了,由蘋果行銷高級副總裁Phil Schiller來發表,這次兩支iPhone螢幕變大,解析度也跟著提昇,4.7吋來到1334×750/ 326ppi,5.5吋則是1920×1080/ 401ppi,比例不完全相同,但都接近16:9,蘋果稱這次的螢幕是Retina HD Display。

採用了IPS面板,比較特別是用了較好的偏光片,亮度很棒,而且對比及可視角也常好。

來看一下比對,跟iPhone 5s一樣,都是比較長形的外觀。

這樣比對起來5.5好像吋很大支,但其實大小尺寸也跟很多5.5吋的手機差不多,iPhone 6(4.7吋)的大小是138.1×67×6.9mm,iPhone 6 plus(5.5吋)則是158.1×77.8×7.1mm。
尺寸的重點在厚度,兩支都很薄,而且跟5s比起來就可以看出有很明顯的差別。實質上變薄了,視覺上也因為圓弧型的側邊,讓手機看起來更薄。(由上到下是:5s> 6 > 6 plus)

這裡也就順便看一下側邊的外觀,最大的不同除了變圓角弧邊之外,還有就是電源鍵放到左邊了,相信這也是因為螢幕變大而做的改變,另外底下只留了喇叭孔跟耳機孔,音量鍵變成長條狀的。

蘋果為iPhone 6 plus多加了橫向介面,轉橫之後,桌面、訊息、郵件、天氣、股市、打字鍵盤...等會有橫向的排版,這個只有5.5吋有,4.7吋就沒有了,4.7吋上轉橫後的畫面就是一般的打橫畫面。


還有一個特別為螢幕變大而做的設計就是單手模式,點兩下Home鍵,就可以開啟單手模式畫面,所有畫面,所有App,都會像這樣縮到下面來。

這時候可以使用的範圍就是這塊,比方手上拿的是5.5吋的,瀏覽網頁時切成單手模式的話,網頁就是在這一塊範圍裡裡捲動。下面那支是4.7吋的,整個選單也切換成單手模式,縮到下面來,這時候一樣要切換的話就是左右滑。

另一種單手模式是在Safari裡,從兩側的螢幕邊框處滑進來,就可以切換上下頁網頁,不用再去點上下頁的icon,不過現場試,4.7吋可以單手滑,但5.5吋的因為大拇指還不搆不到另一邊的螢幕邊框,真要單手這樣換頁還是有點困難。


另外兩支iPhone 6都用了新一代的A8處理器,體積更小外,CPU跟GPU的速度效能都有提昇了50%,在6月份的WWDC上,蘋果也公佈了新的遊戲開發技術Metel,新的開發技術加上更強大的處理器,反應出來就是在iPhone 6上可以玩到光影效果、畫面更華麗,動作以可以設計得更快更連續的遊戲。

已經有有多大型的遊戲開發商利用新的技術撰寫遊戲了,現場請到Super Evil Megacorp帶來VAIN GLORY這款動作遊戲,影片上的畫面看起來非常豐富,怪獸移動時的光影變化也非常連續逼真...可惜後來的實機上沒有這款遊戲可以體驗。但因為更強大處理器,遊戲的表現會升級也是可以期待的。

處理器更新外,動作感應協同處理器也換新,這個新的動作感應協同處理器,有高度感應器,可以偵測爬高、動作的起身,因此可以另外紀錄比方像爬樓梯這項活動的數據,在Health App裡,也會加以計算,換算卡路里、時間...等。

另外蘋果稱兩支iPhone 6的電力也有提昇,現場跟規格上都沒有提到內建多少電池容量,不過官方比較表上,各項使用時間都比5s高,包括播放影片跟LTE上網都是。

另一個跟我們很有關的,就是iPhone 6 支援非常多的LTE頻段,剛查了台灣官網,A1522這個型號也有支援台灣的700MHz(Band 28),台灣上的版本也會是4G全頻的型號。

iSight相機:800萬畫素、F2.2、Focus Pixels感應、60fps Full HD錄影、240fps慢動作影片

相機的硬體軟體每每都是iPhone及iOS更新的重點,這次兩支iPhone 6搭載的,除了來自iOS 8的相片編輯功能外、觸控調整曝光..等之外,拍照上也用了新的感光元件、對焦速度提昇、新增60fps Full HD錄影及240fps的慢動作錄影,以及光學防手震。

這次新的感光元件倒不是面積變大什麼的,而是具備了Focus Pixels這功能,Focus Pixels乍看是加快自動對焦的速度,但其實背後有包含一些計算跟偵測的需要,是在模組裡另有感應器做到的,當畫面裡的東西遠近有變化時,Focus Pixels相機可以很快反應跟重新對焦,對焦同時也包括計算亮度、色溫、消雜訊...等等,這些過程都是自動的,不需要點擊,或開啟什麼設定,除了提供清晰的對焦外,也能拍到主題正確的照片。也就是說,iPhone 6的相機更傻瓜了,一拿起來瞄準好,就會快速搜尋哪個遠哪個近,哪裡有人哪裡要近拍去對焦, 我們只要按下快門就可以完成了。

現場試玩,對焦反應真的很快,瞄準時對到的人也是來來往往,忽然低頭忽然抬頭,或是轉個身遠近感又不一樣了,但相機都能快速抓到對焦,入手後真要好好來試試這東西,在各種光線下...

其他升級多半在錄影上,首先iPhone 6 plus支援光學防手震,拍照錄影時都會加以修正,Phil提到,這要也是要歸功於最新的A8處理器。
現場的手機裡有示範影片,是隨著騎腳踏車邊跟邊錄影,畫面非常平穩,這裡先翻拍給大家看看,實際測試拿到手機也會盡快奉上...

不過光學防手震這個只有iPhone 6 plus有支援,4.7吋的iPhone 6還是數位防手震。
但兩支都支援60fps的Full HD影片錄影,以及240fps的慢動作錄影。

慢動作錄影提升到240fps的結果,就是你可以看到慢動作的畫面會更綿密跟流暢,翻拍一段現場手機裡的示範影片,狗狗甩水的慢動作看起來就很流暢,另外翻拍可能看不太出來,旁邊水珠濺出去的動作跟軌跡也拍得很好。

其實還有像增強HDR效果跟人臉辨識效果的前鏡頭、自拍時可以連拍..等,也都是這次iSight相機加強的功能,但是抱歉會場關閉前有點來不及玩到......好想趕快入手玩啊~~

這是兩支iPhone 6有升級跟新增功能的地方,其實光是iOS 8就有很多很棒的新東西了,
而跟5s最大差別除了螢幕大小、體積外、螢幕解析度,就是新處理器帶來的效能、遊戲效果、拍照錄影功能、可做的運動活動紀錄...等。以及新增的Wi-Fi ac、LTE通話功能(VoLTE)。
(其實每一項裡又都有很多細項更新...)

上市資訊相信大家也知道了,兩支都直接沒有32GB版,而是16GB/ 64GB及128GB,台灣照舊沒有第一波上市,但官網已經可以接受預購了,據側面了解,或許10月底有機會上市,但詳情還是要等電信商們的公佈。(這次請不要再突然公佈了...

發表會上還有Apple Watch、Apple Pay等重大發布,我陸續整理中。
敬請鎖定本篇現場照持續更新...Apple Watch真是...質感跟功能看起來都非常棒啊~~個人已經迫不及待希望它趕快上市了~

而且Cook要介紹Apple Watch時,Johy Ivy的介紹影片剛播完,前排的全都站起來歡呼好久,Cook也一改嚴肅的感覺,雙手舉高跟大家一起歡呼,

而且也換裝戴了錶上來~

先看一些不同錶帶跟系列的Apple Watch照吧~
這是我最喜歡的不鏽鋼錶帶款~

今天內容很多,等我等我~~>"<

然後是說...雖然我們現在比較少玩抽獎了,但是因為我昨天去Apple Campus,跑去逛Apple Company Store,覺得好難得,我可以看發表會又可以逛總部(其實只在外面>__<),就想說帶兩個伴手裡回去送大家好了,就買了兩個票夾&行李牌那種東西,自己覺得好好看啊~

那大家就就文章討論吧~
我們9/14 23:59截止,
在抽出兩位一人一個,不挑色了喔~
感謝~~


補充閱讀:
iPhone 6官方規格表:http://www.apple.com/tw/iphone-6/specs/

 

蘋果的配製很不堪啊
9/9/2014 7:18:20 PM


panyushi wrote:
800萬像素攝像頭,...(恕刪)

這次apple放大決推出4.7跟5.5
你就等著看android市場被瓜分吧

大家都知道apple長期以來都是用1GB RAM
流暢度還是不得了

不少人卻步iphone因為螢幕太小
這次推出中大螢幕各一款
我只能說
android加油了

至於windows phone....
大概只剩nokia死忠fans才會進去了

 

新級距車款.YAMAHA RAY125剖析
9/9/2014 7:37:41 PM


在2014年夏季推出的全新系列RAY125打破了眾人對於車款繼承的謠言,不論是勁風光的接續還是GTR的二代,更或者是RS車系的125c.c版本,通通在車款上市後將這些謠言紛紛瓦解。新的家族在YAMAHA產品定位中,以著重經濟性與實用性切入市場銷售重心,當然也掀起了一波討論熱潮,不論產品好或壞,不妨藉由這次的剖析來更瞭解車款的定位,至於實際銷售是否能夠獲得消費市場的迴響,這部分只得待時間來驗證。考量到RAY125為YAMAHA全新級距車款,本篇將進一步介紹RAY125的生活便利機能、置物空間表現、避震操控性、引擎性能實測結果。
YAMAHA RAY125特色剖析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可以發現YAMAHA在產品的定位相當明確,建立在長年下來車輛設計與製造上的經驗,將車輛塑造出屬於自身的風格,更成為許多時候的經典車款,不論是擁有濃厚運動風格的勁戰車系,又或者是充滿多變外觀絢麗的Cuxi家族,都成為許多時下年輕人追求的目標。


最新的RAY125家族,在YAMAHA的定位下,成為新世代年輕族群的代步通勤車款,相較於自家同級車款,擁有著更親切的入手價格。同時維持穩定技術成熟的引擎系統,搭配上通勤代步所適合的傳動設定,重新定位屬於年輕族群的車款。換句話說,RAY125保有一定的運動性能,也同時擁有更生活便利機能以及經濟型油耗表現等特性。


當然全新的家族擁有嶄新的造型,建立在新的外型上企圖營造出小型化的外觀與使用滿意度上的提升,成為了這次YAMAHA在車輛設計上的主要目標,最終將車輛導向經濟取向的車款。更重要的,官方相當重視使用者滿意度的反應,畢竟製作出眾人愛戴的車款才是車廠最大目標。


在產品的設計上,保持了與YAMAHA車系在運動車款上所使用的雙槍避震器以及擁有較佳動力表現的4V引擎,而實用性也比照了通勤車款將置物箱空間保持在29.5公升的大小,與目前市場同級車款相較之下,保持著一定的競爭性。

最後以售價部分來看,過去擁有雙槍車系同時搭載4V引擎的車款,在噴射化與五期環保的影響下,YAMAHA在車輛定價多數維持在7萬元以上,不論是GTR AERO還是NEW CYGNUS X或者是BW'S等車系,均高過於這次RAY125所公佈的價格,對於鍾愛YAMAHA車系的消費者而言,無疑不是一個新的選擇。


YAMAHA在產品定位上釋出種種更貼近於民生用車的理念與設計,並且盡可能地在產品上以更實用的角度切入市場,並試圖讓價格與產品性能能有個最大的交點來滿足市場消費大眾;在上一篇內文中有許多回覆表示尚有疑問之處,也在這一次的特色剖析當中,向各位進行更完整的介紹。


頭燈部分採用35W的HS1大燈設計,這樣的規格比較起GTR AERO的H4大燈來說,確實稍稍弱化了一些,不過在產品定位上,RAY125更偏向於民生用車的設計,故主要訴求為都市中的通勤,相對來說,在面對都市中的使用上,更著重在注目度與警醒度,而非燈系產品在亮度與廣度上的訴求了,稍後會在文中補充夜間光照的實境拍攝圖。


前方定位燈具與方向燈,採用一體式的設計,展現出原廠所提及的一刀流理念,更為簡潔有力的外觀,讓車身更為典雅,利用燈具佔比與車殼佔比適度相襯之下,塑造出帶點復古風格的外型;以外型設計上而言,有支持者相對地也有反對者的聲音,見仁見智的看法,自然會塑造出喜愛各車系支持者,然而產品的好與壞我們認為想並非單單以外型就決定勝負,更重要的是車款在整體性能平衡性、操控性能、品質、品管甚至到車輛保固維修等多項因素所組合而成。


尾燈的設計與前方定位燈處的設計理念相通,同樣都是以精簡化的外觀造型來設計車輛的燈具,表現一刀流的設計理念,也讓車輛燈具搭配上車殼有著更為輕量的視覺效果。


夜間遠燈燈型,HS1 35W的大燈,主要投射距離約落在30公尺以內,最亮處為20-25公尺處,光型來說算是較為散射的照射光,廣度來說相當充足且大燈設計與龍頭轉向相同,可以補足在夜間時彎道中的照射廣度不足的困擾。


近燈部分相當集中,主要照射坐落在10-15公尺處,以這樣的設計來看,HS1或許在亮度上無法與H4的55/60W的大燈相比,但是在都會區通勤而言,已經綽綽有餘,畢竟都會區要遇到完全沒有路燈的環境絕對是少數,而有遠距離郊區通勤的車友們或許也可以尋求強光線組等改裝方式來提升亮度以滿足自身使用需求。

其他配備細節-操作便利性

車輛儀表部分,採用傳統指針式的儀表板,或許在造型上不如數位液晶的儀表帥氣,在功能上也相對陽春許多,以指針的方式來作為辨識與閱讀車輛的行車資訊,較為清晰明確,判讀上也不會有液晶螢幕在太陽下判讀會出現反光等問題;車輛在零件更換與維修時,費用也相對低廉,也因此雖然儀表部分不似GTR AERO豪華版本的液晶儀表具有質感,不過更改為經濟、實用的配備規格。

車輛左半部為時速表跟累計里程部分,右半部則是油量顯示,搭配上儀表上方的多顆單燈號顯示器,分別顯示(由左到右)左轉燈、遠燈、噴射檢測燈、右轉燈的燈號。


手把右側開關組,維持YAMAHA車系慣用的開關模組,最上方為雙閃警示燈,中央為三段式的燈具開關,下方為電發啓動按鈕。


左側也與過去沒有差異,上方遠燈/近燈/超車燈的切換開關,超車燈部分按下後,遠近燈同時亮起,放開會彈回近燈開關,左右方向燈開關與喇叭開關等三項功能。


鎖頭也是與近年來的車款設計相同,七合一的防盜磁石鎖頭,包含了電門開關,車輛龍頭鎖定,置物箱開關、油箱蓋開關與磁石鎖開關整合在同一把鑰匙上,便利性高。


可動式的前土除設計,較為圓潤的前土除,不似勁戰車系剛硬的線條外觀,搭配上10吋的前胎,視覺上塑造出較為輕盈的感受,利用前殻與土除之間的空間感,讓外觀更具有輕量化的視覺效果。


採用六爪式的鋁合金輪圈,在實際使用上以及車身輕量化上都較傳統的鐵製輪圈來的有質感以及效果更佳,車輛在操控性能上也能夠獲得較佳的表現。輪速感應方式為傳統的齒輪式輪速計,維修費用也相對降低,至於實際精準度來說,或許沒有電子式來的精確,不過也已足夠使用。


側方邊條改用壓花紋路除了有別於一般黑色塑料件,讓質感更提升,對於抗刮也有一定的效果,比起烤漆面的側殻,在都會區中停車難免與其他車輛碰碰撞撞,讓側條烤漆件傷痕累累,改以壓花塑料件後相信能夠降低這樣的困擾,在更換料件時也相對便宜一些。

RAY125在車輛雙載上也有配置飛旋踏板,被列為125車系的標準配備,幾乎是面同級的車款皆有使用,在使用上也頗為便利,用腳就可以輕鬆將飛旋踏板打開,相當容易使用。


置物空間可以算是RAY125的強項之一,不論是前置物箱、置腳空間、還是坐墊下方的置物空間在同級車款中表現都算相當出色。以前方置物箱來說,雖然前置的加油孔佔據了左側多數的空間,不過右處的空間仍舊可以放入一瓶700c.c的飲料杯,剩餘空間還可以塞入抹布等零散物品,可應用的空間相當不錯。


置物箱置放置入3/4罩的帽款後,前方剩餘空間還相當充裕,可同時放置雨衣、手套、隨身包包、等入內,總容量29.5公升的置物空間加上平坦的行李箱設計,放置物品更為輕鬆,置物箱空間應用也相對提升許多。


若是需要放置大型物件進入坐墊置物箱也可以將安全帽外掛在置物箱前方左右兩側的掛鉤,原廠也貼新設計了防盜的金屬溝環,可以防止不肖人士將掛置的物品強行取走,雖然說這設計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不過畢竟多了一道手續,還是可以降低掛置物品的失竊率。


乘坐空間也保持了低座高的設計,較為平坦的座椅設計,讓身高較矮的騎士也能安心駕馭,特別是針對女性也能擁有低座高的125c.c車款,坐墊前方兩側削尖的外型,讓騎士雙腳能夠更輕鬆擺放,停車時也更容易接觸地面。


保持與GTR AERO同級的浪花碟盤與單向雙活塞卡鉗配置,在都會區通勤來說,制動能力足夠應付多數狀況。前方前叉內管也採用GTR AERO相同的33芯內管設計,在穩定性上也增強不少,比照同級運動車款,絲毫不遜色。


輪胎選擇DURO的半熱熔胎,在耐磨與抓地力中間取得平衡,雖然主要還是著重在道路使用,不過抓地力上也有著一定程度的表現,效果不至於太差。前輪規格為100/90-10 56M。


前後輪採用相同的輪胎,連規格也相同,並沒有前細後寬的設置,因此車輛在轉彎地反應上較為靈敏,在都會區中使用上更為靈活,選擇10吋的輪胎同時考量了經濟效益等取向,保持10吋車款的靈活同時更換輪胎也相對更便宜。


排氣管部分採用尾段全包覆的設計,能夠降低騎士、乘客或過往路人被燙傷的機率,著重在安全性上的表現,外形與GTR AERO所配備的排氣管在外觀上完全相同。


後方懸吊的雙槍避震系統,以代步通勤的車款來說,這樣的配置是擁有了一定的優勢,參照他牌同級車款來說,RAY125在這部分也算是跟其他車款齊頭並進了,較為可惜的是雙槍後避震的預載無法如同GTR AERO豪華版的避震系統採用多段可調整的設計,懸吊在支撐性上搭配前方的33芯內管,整體穩定性提升不少。


看完RAY125的各項配備後,我們來看看跟RAY125相當接近的GTR AERO兩款車款在引擎動力上的差異。

試駕、引擎馬力實測
YAMAHA RAY125、YAMAHA GTR aero原廠傳動_馬力&時速YAMAHA RAY125:測試數據為最大馬力為8.15ps。
YAMAHA GTR aero:測試數據為最大馬力為7.98ps。

將RAY125與GTR AERO上馬力機實際測試,輪輸出RAY125最大馬力為8.15PS,而GTR AERO最大輸出馬力為7.98PS,RAY125的動力集中在時速55公里之前,而55公里後動力略微下降,而GTR AERO在55公里後較具有優勢,也因此我們可以從馬力輸出表現看出RAY125在起中的速域上擁有較大的優勢。

RAY125雖然引擎設定基底與GTRaero十分接近,但針對不同騎乘需求,YAMAHA研發團隊重新調整過傳動設定,將主要引擎動力集中在時速55公里之前就發揮出來。在馬力機上的數據甚至在最高馬力的表現上比GTRaero優異,不過,GTRaero在中高速域上的表現仍是比RAY125亮眼。畢竟以同一引擎規格為基底,整體動力輸出曲線算十分相似,實際上兩者在傳動設定配置著實為兩種不同風格。

YAMAHA RAY125、YAMAHA GTR aero 靜止起步測試0~100公尺加速成績 
橘色線_YAMAHA RAY125
綠色線_YAMAHA GTR aero

在距離與速度圖上表示,也顯示出了RAY125的傳動特性,即便與GTRaero採用相同的引擎規格,不過在藉由全新16位元的供油電腦,來提升運算速度並且針對供油作更細項的調整,搭配上傳動配件的調整,讓RAY125的輸出集中在車輛中速前的反應,更能滿足車輛在市區中的走走停停的狀況,達到省油、高經濟效益的燃油效果。

在0~100公尺加速測試中,我們發現RAY125在起步加速的反應確實優於GTRaero,整個加速過程的實測結果與馬力機所測數據大同小異。RAY125擅長於中低速域之加速,GTRaero則是在中高速域較拿手。


定位在125級距中的通勤代步車款,卻有著雙槍後懸吊系統、4V動力引擎、浪花碟盤、鋁合金輪圈等運動化配備,讓RAY125在YAMAHA產品定位中出現一項新的特色產品,兼具運動性與通勤代步的特性,同時外型也更柔和一些,少去剛硬的線條,讓RAY125的調性更為大眾所接受。


RAY125在上述提及的產品特性下,我們可以發現在車輛起中的反應上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雙槍車系提供更為穩定的車身反應,下引擎吊架的設計,維持過去勁戰、GTR車系的穩定性,軸距與GTRaero相同,也因此在動態表現上除了加速感有較明顯的差異外,其餘部分皆不輸給自家較高規格的GTRaero。


前後輪搭配10吋的規格,在車輛反應上本就較為靈敏,在彎道中傾倒速度相當快速,同理可印證在市區道路中車輛在較狹小的道路中可以獲得更佳過彎特性,不過也別因為採用10吋車胎就忽略了RAY125在彎道上的表現,即便10吋車款一樣可以擁有相當優異的傾角,YAMAHA在車輛設計上將底盤下方的空間內縮,提升傾角表現,也因此想要擁有較為優異的傾角表現也是不成問題的,即便無法與12吋的車款競爭,不過同為10吋車款中,RAY125的傾角表現也頗為亮眼。


相較之下,RAY125比起GTR125更具有柔和的線條,也因此也獲得不少女性車主的支持,車重上雖然未獲得較佳的優勢,不過低座高、雙槍懸吊、運動性能等等,都吸引了年輕市場的小資族群將目光注意到RAY125,也因為車輛著重在起中反應,更適合市區的騎乘,在車輛油耗上的表現也就更為出色,當然這部分歸功於新的噴射電腦以及傳動調整,也讓小資族省了荷包。


YAMAHA在2014年夏天推出的RAY125以筆者的角度來看,確實是YAMAHA在車輛上的一個嶄新的選擇,以過去同為10吋的運動型車款來看,價格壓在七萬以內的售價,這部分還僅僅是車輛定價,實際售價還會受到地區不同而有所調降,讓RAY125不失為一個兼具通勤、運動、休閒的新選擇,也是鍾愛YAMAHA車系的小資族的喜訊。以上為YAMAHA RAY125 特色剖析的分享,感謝各位賞文。


最後,讓大家欣賞Ray125專屬的小惡魔福利社!

附加檔案已被下載1次

 

有沒有人覺得iPhone6很醜?
9/9/2014 9:56:04 PM

先來幫樓主補血

我是從ip5開始用iphone的, 但3GS以後的每支IP出來我都覺得很漂亮, 所以不要在說什麼過去都罵每次都買的鬼話來反駁我了

但這次的IP6....真的讓IP感覺變得不是精品, 而也變得跟Android系列手機一樣好像就只是一個科技產品

過去Iphone的規格常輸Android, 但沒人在乎, 因為買IPHONE就像在買精品, 重點是擁有而不是CP値, 就跟車子一樣, CP値越低越高檔

好吧, 我罵那麼多我可能還是會買, 因為ios真的是Android無法取代的, 要不然IP6一發表我可能就決定轉去Sony了

 

5.5吋才是黃金比例
9/9/2014 7:39:54 PM

我猜明年6s plus 如果出6吋你可以再發一次文

"目前的手機已經不是拿來打電話的工具了!!

看網頁~聊天LINE~玩遊戲~看影片!!!

都需要大螢幕!!!

所以~6吋才是黃金比例

6吋以上就真的太大了!!!"

直接複製貼上就好了

 

没想到iPhone6真的長得跟間諜照一樣
9/9/2014 8:09:48 PM

從iPhone4發表會跟到現在的感想是...
相信我 罵的人都仍買

一個世代的機型都會出3~4年之久
我笑看這些人真能再等4年如此久不買
呵呵呵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feedmyinbox.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